糊向泥过渡的7个月,小手自己来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初期流质、半流质的辅食不再满足宝宝的小胃口了,需要更高的营养密度和更粗糙的质地,使宝宝更好地生长发育,同时口腔和肠胃功能得到锻炼。
每周辅食添加攻略
刚开始添加辅食为了宝宝能适应,安排在两顿奶之间,之后要慢慢调整。可以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先喂他吃粥羹类辅食,加适量奶,逐渐过渡,紧接着喂奶,一次吃饱。由一天2次辅食逐渐向一天3次辅食过渡,其中一次可以是水果泥,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三餐饮食规律。奶量还要保证在每日600~800毫升。
这个时期的宝宝处于蠕嚼期(舌嚼碎+牙龈咀嚼),辅食为稍厚的泥糊,可用手抓握,满足宝宝小手向外探索的欲望,也是手部精细动作锻炼的开端。给宝宝准备好围兜做好防护措施,而不是对宝宝探索自己吃饭这一过程加以阻止。
可以添加鱼肉、禽肉(先尝试鸡肉,鸭肉比鸡肉更容易导致宝宝过敏)、粗粮,宝宝月龄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尝试小麦面条,小麦中也含有易使宝宝过敏的蛋白质,注意观察。
千叮万嘱
这个时期的宝宝消化系统还不完善,先给予肉质细嫩的鱼和禽肉,接着再添加含有较多脂肪的畜肉,畜肉中牛肉的脂肪含量较少,但由于牛肉纤维较粗,宝宝不易消化,要晚于猪肉添加。
提示
食谱中的每一道辅食都可以灵活调换,可以选择本阶段新添加的辅食,可以选择之前制作过的辅食,也可以加点自己的巧思翻新一下,只要掌握一个原则: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选择应季的辅食。春天要多吃蔬菜,提升免疫力;夏天多汤水,可以消暑;秋天要多吃水果,生津润燥;冬天多吃热量高的食物,多温补。应季主要指蔬菜水果不要选择反季节上市的,可参考附录时令蔬果速查表。
一周食谱举例
注:食谱后括号中页码为食谱制作方法所在页码。
妈妈要注意的问题
1.有的宝宝已经长牙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对于已经长牙的宝宝,妈妈在给宝宝准备的辅食中应注重食物性状能满足宝宝咀嚼功能的锻炼,菜泥、果泥、肉泥可以做得稍粗糙些,用于磨牙。同时,帮助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减少夜奶的喂哺,带宝宝多晒太阳。减少夜奶除了保护宝宝的牙,也是为彻底断夜奶做准备,让宝宝有个适应的过程。
2.适量给予粗粮
粗粮中含有精米白面中缺少的一些B族维生素,营养更全面,给宝宝适当吃些粗粮,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功能和肠胃功能。有的宝宝吃了粗粮后有腹胀和排气现象,这是宝宝的肠胃正在适应这种粗糙的食物,是正常的。每日粗粮喂养量不宜超过15克,并且要粗粮细作,可以煮粥、磨粉做糊做泥,或加入汤羹类辅食中。燕麦、糙米、紫米、玉米、各种豆类(黄豆、绿豆、红豆等)、蔬菜根茎类(红薯、山药、土豆等)都属于粗粮,其中豆类和玉米要在宝宝1岁左右添加,豆类和玉米中所含蛋白质容易使宝宝过敏。
3.关于肉
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逐步添加各种肉类,结合易致敏风险、宝宝对该食物的营养需求和被宝宝消化的难易度,添加顺序应该是鱼肉—鸡肉—鸭肉—猪肉—虾—牛肉—羊肉—无壳水产品(墨鱼、鱿鱼、章鱼)—带壳水产品(各种贝类、螃蟹、龙虾),鱼肉以刺少、污染少、营养价值高的深海鱼为首选。真正的鳕鱼是非常适合作为宝宝首选添加的鱼肉辅食,价格也相对较高,市场上有价格低廉的假鳕鱼,要注意鉴别。
4.食欲减退、厌食
宝宝在适应了辅食之后的某个阶段,突然出现不想吃辅食的情况,首先要排除宝宝生病、情绪不佳等因素,有可能是饮食、睡眠规律被打乱,或者是制作的辅食比较单调,也可能是出牙引起的不适。除此之外,喂养人的强迫进食,也会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
5.食物种类和制作花样的配合
随着辅食添加的进行,宝宝对食物会越来越挑剔,有的妈妈心急了,就会一次给宝宝好几种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新食物,认为这样可以引起宝宝的兴趣。要注意,至少在宝宝1岁前,食物都应该是一种一种地添加,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高致敏食物,而且每添加一种食物要观察3天,宝宝没有不适反应再添加另一种。
可以在每种食物制作的花样上下工夫,引起宝宝的进食兴趣。比如同样是土豆,今天可以做土豆泥,明天可以混合苹果泥,后天可以做土豆汤,外观性状的变换同样会引起宝宝的兴趣。